浅谈蒙氏数学的操作活动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欣华幼儿园 张永国
让幼儿在操作材料和学具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是数学教育中最有效的方法。它的意义在于在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同时,能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数学感性经验,体验数的内涵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真正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数的顺序及数的组成等,真正获得数概念。蒙氏数学课程就是在操作中发展幼儿数学思维,特别是学具,形象逼真,趣味性强,易于幼儿操作探索。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操作是幼儿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方式
皮亚杰指出:幼儿的数理逻辑经验不是来源于物体本身,而是来源于幼儿对物体的操作和其动作的内化。数学知识是幼儿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思维活动体验出来的。因此,幼儿获得数概念及数理思维结构的发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采用以操作性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获得。
蒙氏数学正是符合这一理念,给幼儿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提倡在操作中学习数学。利用“彩色串珠”、“动物与房子”、“纺锤棒”、“数字与筹码”等学具让幼儿在操作中习得相应的数概念,感知数量及其关系,发展思维能力等等。
蒙氏数学中操作活动的运用
操作活动适合幼儿思维特点和数学学习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运用,在运用中要把握住活动材料和活动规则两个关键问题,它是操作活动是否有成效的重要媒介。
操作的材料是操作的前提 幼儿进行活动必须有可以用来操作的材料,它们是幼儿进行思维的物质基础。它既是幼儿进行学习活动的工具,又包含着幼儿学习的内容,必须是可操作的、直观、有趣的。一般包括实物材料、半具体半抽象材料和符号材料三种。例如蒙氏数学小班上“认识长短”这一活动案例,首先提供给幼儿3支长短不同的笔,供幼儿比较长短,这时幼儿的比较在实物的层次上,接着向幼儿提供了“数棒”或“长棒”等学具,这便是具有半抽象半具体的操作材料,不但直观、有趣易操作,而且蕴含丰富的学习内容。
操作的方法和形式是有效的保证
如何操作好蒙氏数学的学具,这是实施蒙氏数学的关键问题。操作活动的方法不同于演示法和讲解法,它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的方法,教师参与的少,幼儿独立的多。为了保证幼儿操作学习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能从操作活动中发现所要学习的规律及关系,教师必须制定操作规则,让幼儿在操作规则的指导下进行学习。
蒙氏数学中有集体操作、分组操作和个别操作等形式,幼儿不是被动的进行指定的操作,而是能自主的选择操作材料和操作方式,教师给幼儿创造机会和鼓励幼儿积极地交流,表达自己的探索、操作与体验的感受。例如小班上学期分类的活动,集体活动是幼儿和教师一起操作学具“超市游戏”按颜色或类别分类,分组活动则是提供了四组材料供幼儿选择(按颜色或类别分类、整理衣物、整理玩具柜),活动结束后,将学具投放到区角,通过个别操作完成对知识的复习和内化。
总之,在蒙氏数学教育中,幼儿主要通过操作进行学习。它所包含的让幼儿自由地学、独立探索地学的思想是其它教学方法尤其是由教师直接讲授教学结果的方法所远远不及的。因此这种方法大力提倡。但是从实际出发,不能一概否认其它方法的作用,在具体教学中可以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及不同数学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 |